长春西公园

长春西公园,即现在的胜利公园,位于今人民大街与北京大街交汇处西南侧。1907年4月1日,满铁进行附属地规划时,划定西公园的预留地,面积约占整个附属地面积的10%,1937年12月3日,取消满铁附属地的日本治外法权后,西公园移交“新京”市公署管理。1938年7月1日,为纪念日俄战争时期的日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,满铁聘请了北村西望负责设计和铸造了儿玉的铜像,当日举行了地基工程典礼。10月23日,铜像立于西公园正门广场。11月3日,儿玉源太郎通向举行了揭幕典礼,从此,西公园改名为“儿玉公园”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,儿玉源太郎铜像被推倒。8月18日,公园改称“鲁迅公园”。1946年6月1日,国民党占据长春后,将公园改称“中山公园”。1948年11月19日,长春解放,长春市特别市政府为纪念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,将公园正式改名为“胜利公园”。1970年7月1日,由李兴建和阎佳设计的毛主席全身像在原儿玉源太郎铜像位置落成。

建设前的西公园还是一片荒地

建设前的西公园还是一片荒地

长春西公园早期的正门

1938年以后的公园正门,当时正门内圆形花坛已拆除,随之取代的是儿玉源大将的铜像。

儿玉源太郎铜像,高达4米半,宽约5米多。

长春西公园正门内西北侧的喷水池,最后一张右侧远处的平房建筑是当时的公园事务所。

长春西公园事务所,原址曾为中国人赵洛天的家宅。现在,这座事务所的老建筑仍然健在,已改建为“百年陈列室”。

日伪时期长春西公园内的景色

1947年,已改为“中山公园”时的侧门。

上世纪50年代时的长春胜利公园正门和主席像

1978年,长春胜利公园正门和主席像。

1959年,长春胜利公园湖面和小桥。

1965年,长春胜利公园湖面和小桥。

1982年,长春胜利公园湖面和小桥。

1985年,长春胜利公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