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拓大楼,位于新京大同大街与天安路交汇处(现长春人民大街原工人游泳馆北边,原吉林日报社,现嘉里中心),1937年5月动工,1938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。该建筑竣工后,先后由“日本东洋拓植株式会社新京支社”和“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”入住,这两家公司都对当初“满洲国”的经济产生过重要影响。
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半地下一层、地上四层,由“东洋拓植”投资兴建。设计者为东京池田忠志建筑事务所,由福昌会社工事部施工。该建筑的建筑风格,照例是日式欧美现代风格,外观简洁。在主入门处用黑褐色理石装饰,一层以下用浅色理石罩面,其上贴灰白色面砖。这个建筑不像前几个那样设计了塔楼,只是在楼体拐角的地方设了一个旗杆座。还是老话题了,1991年,也被加建二层。
伪满时期的新京东拓大厦
日本东洋拓植株式会社(简称“东拓”),是日本的“国策会社”(承担国家部分职能的公司),成立于1908年12月的朝鲜京城(后汉城,现首尔)。设立时的经营目的是“经营朝鲜的拓植事业”,主要经营活动就是进行移民和土地收购活动,逐步成为朝鲜的最大“地主”。1917年以后,随着日本历次的军事扩张,东拓的经营先是由朝鲜到了中国东北,继而推向中国大陆、东西伯利亚、南洋诸岛。1937年5月此楼建成后,成为“东拓新京支社”的办公楼,因为新京的“首都”地位,此地是东拓在中国九个支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。此时的东拓早已不止于早期的移民和当地主了,到日本战败的时候,东拓下属有83家相关公司,行业涉及矿业、电气、金属制造、造船、铁路、、纺织、面粉、酒精、农林、水产、畜牧、不动产等,成为了伴随日本军事扩张的经济“托拉斯集团”之一。
上世纪50年代时的长春市重庆路与斯大林大街(今人民大街)交汇处南侧,图中左侧的建筑即为原东拓大厦,右侧街道尽头还能看到人民广场的苏军烈士纪念碑。
解放以后,此栋建筑先后由“吉林省军区”、“吉林日报社”所使用,在老长春的口中,这栋建筑仍被称为“吉林日报社”。1991年时,此建筑照例“加高”了两层,成为现在的地上六层建筑,整体风格基本未变,外部加装了褐色面砖。